資訊動態
相關資訊
公司動態
今年以來,B2B領域的創業公司倍受關注,企業級應用和軟件市場正在迎來風口。李劍威是來自真格基金的合伙人,之前在紅杉資本一直關注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企業應用等領域的創業公司,投過十幾家與企業服務相關的創業公司,其中包括數云、銷售易、環信、麥客等SaaS公司以及唐朝安全巡檢、青松安全網絡安全創業公司。李劍威認為,中國在未來十年內,將出現世界級的新一代的企業軟件公司。
以下是李劍威在2015IT價值峰會上的分享內容:李劍威:說到風口,其實在美國已經刮了好幾年,尤其2015年看到這個風口很大。
1國外企業級應用市場已經成熟
我從2008年開始關注企業云計算,Salesforce.com在2004年上市,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市值跌倒過30多億美金,現在已經接近46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亞馬遜2006年開始做云計算的時候,當時有一些的分析師還在嘲笑亞馬遜不務正業,說云服務其實應該由像微軟、IBM這樣的公司來做。到了今天,我們已經非常有信心的說國外云計算市場已經到了一個快速發展而且是收獲的階段。Salesforce.com現在已經是云計算的領軍企業,收入超過40億美元,而且增速還保持在40%以上。至于亞馬遜的云服務,如果在今年初買亞馬遜股票的話,到今天的股價已經漲了72%,因為AWS的業績非常靚麗,AWS成功的發展幫助亞馬遜市值超過了沃爾瑪。
2011年到現在是整個美國新一代云服務公司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外有一個風險投資公司做過一個測算,2011年整個云服務的公司總市值大概400多億美元,今天這批公司的市值已經變成了1700億,是2011年的4倍。而且2011年到現在有超過27家相關的云企業上市,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傳統的巨頭像IBM/SAP等在這幾年做了大量的并購,SAP在過去三年的里面花了約120多億美元買了一系列云服務公司。
從創業角度來講,我們看到美國幾百家還沒有上市的創業公司,覆蓋了各個行業,形成了非常完備的生態體系。國外的每年千億級投資里面大約有40%是2B的公司,另外60%是2C的公司,
而中國的情況則遠遠落后于美國。電商有兩家非常代表性的公司,美國有亞馬遜與ebay市值加起來2800億美元,而中國阿里巴巴與京東兩家加起來接近2400億美元,中美電商的市值體量相當。但在企業應用方面,中國的用友加上金蝶的市值不超過100億美元,而美國的Salesforce、SAP、Oracle、IBM等加起來接近6000億美元的規模。
2三大因素推動中國企業級應用發展
從整個企業級應用發展趨勢來看,在過去幾年有個三個驅動因素讓中國的創業公司得到比較快速的發展:第一是商業模式,很多公司將會完全轉變傳統IT賣License的方式轉向軟件服務(SaaS);第二是外部環境變化越來越有利于企業服務創業公司;第三是出現了非常好的創業團隊以及這些創業團隊展現出來的創新力。
第一個因素是商業模式。中國的企業應用可以從網絡游戲的發展尋找啟示。在2000年以前中國整個游戲產業都是非常小的規模,在沒有網絡游戲之前的中國單機游戲市場,因為盜版等問題的制約,每年也就是一兩億人民幣的規模,這與國外市場有巨大的差距,因為那時在國外游戲市場已達到百億美金的規模。
但是網游的出現解決了游戲公司的商業模式問題。2001年中國的整個網游規模3.1億,而當時的單機游戲差不多2億的規模。十幾年之后的今天,中國在線游戲成為了全球的最大網絡游戲產業,2014年產值超過了200億美元,也就是一千多億人民幣。再看單機游戲,比2001年還要低。
如果做一個類比,網游很像SaaS、單機游戲更像傳統的License模式,如果解決了商業模式,相信中國的企業應用未來會得到非常快速的發展。
第二個因素是外部的環境。外部環境包括幾個方面,首先人工成本的上漲是促進企業應用的一個關鍵點,從2008年到現在的平均人工成本上漲了一倍都不止,IT相關行業人力成本的上漲更高,這個趨勢使得中國的CEO去考慮更精細化的運營,用軟件來提高效率。其次,過去兩三年包括政府和企業對于云計算特別是SaaS的接受程度大為提升了。今年的7月8號中國保監會發了一個文,允許新設的保險公司利用云計算系統,眾安保險就在用云計算系統。中國行業監管機構明確說可以用云計算,這是個非常明確的信號。保險公司可以用云計算,很多大型企業也在開始上云。第三是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對IT業務系統和網絡安全大力投入的重要性。今年攜程事件,服務中斷長達十幾個小時,每個小時損失達一百多萬,很多IT系統的投入,跟這個數字相比都不值一提。最后就是國家去IOE政策,這對于國產軟件是非常好的消息。
第三個因素是過去幾年里面企業應用領域創業者素質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我們投資過或接觸到的優秀團隊,他們的創始人很多都來自于像SAP,Oracle,IBM,Salesforce, EMC等這樣的國際頂尖公司,技術團隊來自于像BAT這些公司。這些創業者的出發點就是想把原來有缺陷的國外產品做到更好,團隊的能力兼具國際視野以及對于產品深入的了解,他們在產品上面不斷地精益求精、不斷的追求創新,絲毫不遜色與國外同行,甚至在移動化,大數據方面還有所領先
3中國的企業級應用市場正在起步
有了這樣幾個關鍵的驅動因素,在過去兩三年里,一些有代表性的企業應用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雖然基數不是特別大,但是增長速度驚人,有一個云計算創業公司從2012年初的一個月幾十萬收入到現在的每月千萬級營收,還有一個做銷售管理的創業公司在兩年之內月收入增長了30倍。整個市場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的企業級應用正在起步,它的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從中國SaaS生態周期表中可以看到,無論是企業協同、營銷策劃還是云服務,都在各個領域如春筍般涌現出來,在2B領域活躍的創業者至少超過了一百家。很多投資人覺得2015年是中國企業云投資的元年。
4中國未來會出現世界級的企業服務公司
談到未來的趨勢,我們可以跨行業去看,觀察一下中國的智能硬件公司。有一批中國的智能硬件公司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取得非常明顯的領先位置。比如大疆占據了全球無人機60%以上的市場,Ninebot在收購了Segway之后成為全球平衡車領導者,華米科技用了3個季度就成為了全球出貨量第二的可穿戴設備公司……這些智能硬件公司的核心優勢有幾個:一是具有國際視野且有進取心的管理層,二是中國充足的優秀工程師資源,按照中國的速度夜以繼日地快速迭代,三是依托于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四是供應鏈上的優勢導致產品價格有絕對的優勢。
如果用同樣的角度看企業服務領域,其實很多的因素都是共通的。企業服務的創業者越來越國際化;這些創業團隊的工程師迭代更新速度很快。美國一個SaaS公司一個月迭代一次,中國公司可能一個星期就迭代一次;國內市場正在慢慢變大;產品價格上我們也有絕對優勢,如果拉長時間看,我們非常有信心。中國五到十年內,會出現很成功的世界級的企業軟件公司。我們相信,新一代的企業應用有機會在未來幾年內給大家帶來不小的驚喜。
- 上一條:中國信息化已經進入融合發展階段
- 下一條:互聯網工廠開創制造業新紀元